- Published on
手艺活儿
- Authors

- Name
- RickeeX
今天去菜鸟驿站拿新买的笔记本。日本 Maruman 的 SpiralNote,A4 大小光滑的方格纸,特别舒服。找到的时候它被包裹在层层气泡膜中,底下垫着比本子稍大的双层瓦楞纸板,撑起来一块空间让本子不会被泡沫摩擦弄皱。这层防护确实特别好,虽然是网购的脆弱本子,拆出来却发现像在店里买的一样毫无瑕疵。
我当时特别惊奇。这种包邮的网购在我的印象里都是相当粗糙的,有一种「管你有的没的,全部打包好塞进货车里——之后的事概不负责」的原始感。这次的包装显然是有一套清晰的流程规范,有某种标准来鉴定什么本子需要高级别的保护,以及裁剪出合适大小的瓦楞纸板,等等。在我没看见的地方,这是整个物流系统的进步。
我扪心自问,即使是要我手工自己买材料来包裹,可能也未必做得比快递公司好了。我或许会选择一个小纸盒;但是哪怕纸盒比笔记本只大一圈,在运输的途中也会不停地磕碰。纸板 + 气泡膜的设定是我想不出来的。一念至此,我突然有一种挫败感。我们作为个人的能力,正在被高效、精密、非人化的工业体系「包裹」住了,被从各方面渐渐地打败了。这听起来有点无厘头,但是我一直觉得,在很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,我们作为有创造力的个人认真去做的时候,总能比工业化体系做得更好一点、更精致一点、更自定义一点、更有情调一点。正因如此,「手艺活儿」是一种逆经济学的抵抗,它让我们保持了一个原初的、多样化的人的状态,而不是退化为社会分工体系下机械的劳作者和机械的享受者。
工业化从粗糙到精密,从粗放到有一丝刻意营造的精致感,这是无可辩驳的发展方向。但是我同样有一种理想:我想做那种即使回到前工业化时代甚至是部落生活,依旧可以自得其乐的人。我也一直畅想每年能有一两次在野外直面生死的旅行,抛弃掉即时通讯、社交媒体、精致的户外装备、这样那样「提升幸福感的小零件」;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个赤裸的人,我不想失去赤裸地生存、生活、自得其乐的能力。我想从电路维修、机械零件打磨、木工一路学到野外徒手生存。唯有如此工业化才不会成为一个在我之外异化我的东西;它在我之内存在着,作为我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为我所用。
我不禁担忧人类未来还会剩下哪些自留地。当人类基于「一加一大于二」的分工协作体系彻底将所有的动手能力打败,这种反抗可能会仅限于纯粹的象征意义上。所谓的 craftsmanship 将在前者的面前溃败,成为只剩下寄托着情感认同的标本,而实用的领域将被工业化的产业链完全取代。更应该令人警醒的是,工业化的细致入微显然不只作用于良品率和效率;它有强烈的转移到情感领域的倾向。打印的手写信、批量生产的可爱小公仔,当这些东西(以及它们带来的小小愉悦)填满了生活的琐碎角落,我们是否还用动力去写真正的手写信,去折千纸鹤送给挂念的人?